课程时间&地点
地点:四平校区南楼329
时间:2023年11月13日(周一)19:00-20:35
地点:嘉定校区复楼F213
课程介绍
《能源转型与碳中和》
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而能源系统转型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仅意味着大力发展节能减排,同时也意味着要对发展方式进行根本变革,能源企业要通过积极创新进行转型。
我国能源结构是以高碳的化石能源为主,化石能源占比约85%。中国这样一个高度依赖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超大经济体,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味着需要进行剧烈的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转型。这不仅是对能源领域的挑战,更是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挑战。同时,也应该看到,这一挑战同时也是能源与产业经济的重要发展机遇。能源转型不是以减缓发展为代价,而是要通过创新能源新技术、创造能源新业态,来推动经济更好、更快、更绿色的发展。需要在满足经济与民生对能源需求的前提下,推动在经济上合理和安全稳定的前提下从高碳化石能源为主向碳中性能源、低碳能源和高效能源的转型。
课程主讲人
张超 教授
教育经历
2007/08–2012/07 工学博士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系统分析方向)
2003/08–2007/07 工学学士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工作经历
2019/01 – 至今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教授
2017/01–2018/12至今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副教授
2013/09–2016/12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助理教授
2012/09–2013/08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 可持续性科学(SSP)与能源技术创新(ETIP)项目博士后
学术服务
2018年3月起,担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绿色经济领域跨学科教授
2018年5月起,担任《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期刊学术编辑
2018年4月起,担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流动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2018年2月起,担任中国生态学会产业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委员
2016年6月起, 担任SCIElsevier期刊Sustainabl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ISSN:2352-5509)编委
2015年5月起,参与建立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智库,担任主任助理
荣誉/获奖
2022年,同济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
2020年,同济大学五四优秀青年
2021年,入选上海市教委“曙光学者”人才计划
2017年6月,Emerald杰出引用奖(Emerald Citations of Excellence for 2017)
2016年1月,入选同济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英才计划)
2015年6月,入选上海市高校青年科研骨干培养计划(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晨光计划”)
2015、2016年,指导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获“同济大学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