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时间&地点
2022年11月21日(周一)
19:00-20:35
地点:
四平校区南楼201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基本思路》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是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城市,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还要满足后代人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城市应以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维护和提高城市生态承载力和社会承受能力为最高宗旨,以社会、经济和环境最佳综合效益为指导思想、原则和最终目标。因此,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应体现现代人所负担的未来责任、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通过各种方法、体系、政策的建立和实施,在城市规划中贯彻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使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在指导城市发展过程中更突出其未来导向性、生态环境导向性和社会导向型的特点。
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城市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在城市现代化脚步加快的同时,城市污染正以相应的甚至更快的速度加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建设规划中,既要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又要不断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实现城市经济建设,环境保护建设的协调、可持续性发展。
主讲人
伍江 教授
博导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人物履历:
1986年,同济大学建筑理论与历史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
1987年,攻读同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
1993年毕业获博士学位
1993-1994年,赴香港大学做访问学者
1996-1997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
1998-2003年,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
2001-2003年,任同济大学校长助理兼人事处处长
2003年2月-2008年10月,任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副局长(2005年至2009年兼任上海市地名管理办公室主任)
2008月11月-2009年2月,任上海市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局副局长
2010年1月,任同济大学副校长兼联合国环境署-同济环境可持续发展学院院长(2015年当选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
2016年4月-2021年1月,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正局级)
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西方建筑历史与理论的教学和上海近代城市与建筑的历史及其保护利用的研究。
人物成就:
1.著有《上海百年建筑史》、《上海弄堂》、《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编制与管理》等多部专著,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完成建筑设计工程项目10余项。曾获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荣誉称号(1993),陈从周建筑教育奖(1995),倪天增教育奖(1999)。
2.主持完成的教学科研成果曾获上海市高校优秀教材三等奖(2000),上海市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全国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2007)、上海市决策咨询三等奖(2007)、二等奖(2008),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
3.2020年5月19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伍江教授主持完成的《超大城市高密度既有城区有机更新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4.多次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荷兰、澳大利亚、新加坡、印度等国的著名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访问、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