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领导
王 颖 副院长
发布时间:2023-03-27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联合国环境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副院长

联系方式:yingwang@tongji.edu.cn

个人简介

王颖,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可持续电化学资源再生领域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应用,包括界面电化学与纳米催化、污染物电分析、先进环境功能材料设计与制备、电化学水处理新技术研究等。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等,兼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分会委员、《全球环境展望》青年版亚太区首席领衔作者,《环境化学》期刊青年编委等。获同济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和同济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称号;于2018年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5完成人)。近年来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及产业工程项目等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主持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2完成人),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第4完成人),瑞士乔诺法青年奖和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奖(2020)。作为指导教师获第十七届“挑战杯”上海市一等奖(2021)和国家级二等奖(2022)。荣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2023)。


学术研究

王颖,就职于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和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2020入选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分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兼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展望》研究员(领衔作者),《全球环境展望》青年版亚太区首席领衔作者,《环境化学》期刊青年编委,全国废弃化学品处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等。主要承担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教学;培养20名国内外研究生;2017年获得同济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和同济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称号;于2018年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5完成人)。

研究方向为可持续电化学资源再生领域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应用。包括界面电化学与纳米催化、污染物分析与电分析方法与技术研究、先进环境功能材料设计与制备、电化学水处理新技术、环境污染修复研究等。近年来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及产业工程项目等20余项,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0多篇,其中5ESI高被引论文,授权发明专利13项,主持制定水质检测国家标准1项和再生水水质检测行业标准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2完成人),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第4完成人),瑞士乔诺法青年科学奖(2013)和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奖(2020)。2021年指导本科生参加第十七届“挑战杯”获上海市一等奖。2023年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

(一)部分科研项目

1.上海市国际合作项目,2022-2024,主持。

2.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2-2025,主持。

3.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0-2023,主持。

4.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2019-2022,主持。

5.上海市2019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技术标准项目,2019-2022,主持。

6.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2018-2021,主持。

7.石墨烯增强的分级微纳结构碳基吸附材料研制及其在痕量新型污染物高效去除中的应用,科技部,2019-2020,主持。

8.污水中痕量抗生素的检测及对耐药菌抗性基因的影响研究,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学科交叉项目,2018-2019,主持。

9.污染场地修复效果数字化分析评价系统,上海市科委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0,主持。

10.基于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设计制备一体化电极及其在电芬顿中的应用,同济大学青年百人计划,2019-2020,主持。

11.限域微纳界面构造及污染物分析及催化研究,同济大学青年百人计划,2019-2020,主持。

12.含铁铝原料中污染物含量鉴定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工程项目,2018-2020,主持。

13. 铅锌冶炼场地土壤多重金属长效稳定修复材料、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研发专项,2020-2023,参与。

(二)部分学术论文

1.  Zhou, Xiao; Ke, Mingkun; Huang, Guixiang; Chen, Cai; Chen, Wenxing; Liang, Kuang; Qu, Yunteng; Yang, Jia; Wang, Ying; Li, Fengting; Yu, Hanqing; Wu, Yue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22, 119(8): 1-8

2. B. Xu, Z. Chen, G. Zhang, Y. Wang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2022, 56: 614-623.

3.  H. Zhou, Y. Zhao, J. Gan, J. Xu, Y. Wang, H. Lv, S. Fang, X. Wang, X. Hong, S. Wei, X. Duan, J. Luo, Y. Wu, J. Am. Chem. Soc., 2020, 142, 29, 12643.

4.  T. Feng, J. Wang, Ying Wang, C. Yu, X. Zhou, B. Xu, K. Laszl, F. Li, Weixian Zhang, Chem. Eng. J., 2021, https://doi.org/10.1016/j.cej.2021.133495.

5.  T. Feng, C. Yu, D. Kabtamu, L. Bu, F. Li, Ying Wang,  Chem. Eng. J.,  2022, 429, 136627.

6.  H. Zhao, M. Liu, J. Tao, J. Xu, H. Zhang, C. Yu, Z. Liu, Ying Wang, L. Tang, Environ. Int., 2020, 139, 105672.

7.  Y. Zhai, X. Zhu, B. Xu, Ying Wang,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2022, 197,  113772.

8.  C. Yu, J. Yu, H. Zhang, Z. He, Y. Sha, B. Liu, Ying Wang, Environ. Pollut., 2020, 259, 113841.

9.  P. Xiao, S. Li, C. Yu, Y. Wang, Y. Xu,  ACS Nano, 2020, 14, 10210.

10. J. Li, C. Yu, Y. Wu, Y. Zhu, J. Xu, Ying Wang, H. Wang, M. Guo, F. Li, Environ. Int., 2019, 125, 135.

(三)出版专著

1. 王颖*, Merging of MOFs and Graphene Analogous: Strategies for Enhanced Sensing Properties (Chapter 3),Emerging Nanotechnologies for Water Treatment, RSC, 2021.

2. 王颖(Coordinating Lead Author)全球环境展望青年版-亚太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9

(四)获得学术奖励

1、王颖(1/1),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奖,2020

2、王颖(2/5),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二完成人),2015年;

3、王颖(3/5)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三完成人),2013年;

4、王颖(1/1),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2018年;

5、王颖(1/1),瑞士乔诺法青年科学家奖,2013年;

6、王颖(1/7),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奖,2011年;

7、王颖(2/4),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CIAC)一等奖(第二完成人),2010年。

8、同济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荣誉称号,2017年;

9、同济大学优秀个人荣誉称号,2017年;

10、同济大学青年优秀人才培养行动资助计划,2017年;

11、同济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2015年;

12、同济大学青年优秀人才培养行动资助计划,2015年;

(五)专利 (十项代表性专利)

1.Wang, Ying; Li, Fengting; Feng, Tao ; Copper integrated electrode with convertible oxidation stat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method thereof, 2022-2-3, 美国, US2022/0033285A1 (专利)

2.Wang, Ying; Li, Fengting; Xu, Bincheng ;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of graphite felt (GF)-support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 (MOF) cathode material, 2021-10-7, 美国, US2021/0309681A1 (专利)

3.石墨烯包覆钴类普鲁士蓝纳米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采用其制备工作电极的方法和应用, 2022-3-1, 中国, ZL 202110033591.2 (专利)

4.一种石墨毡负载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阴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2021-6-11, 中国, ZL 202010248988.9 (专利)

5.基于三聚氰胺海绵负载ZIF-氯化血红素封装方法及其应用, 20216-11, 中国, ZL 201911271635.4 (专利)

6.具有可转换氧化态铜的单金属一体化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2021-9-24, 中国, ZL 202010759995.5 (专利)

7.一种改性马来酰亚胺磁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利用其去除废水中五价砷的方法, 2021-5-14, 中国, ZL 202010336426.X (专利)

8.一种基于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模拟酶催化特性的水体中氯霉素检测方法,ZL201710263737.6

9.一种检测有机磷农药的酰胺化碳点生物传感器, ZL201810177288.8

10.一种基于微间隙阵列电极滚环扩增技术检测DNA损伤的电化学传感方法 ZL201710495822.5

(六)标准编制

1.国家标准:再生水水质铬的测定-伏安极谱法国家标准制定:20171780-T-606。国家标准委员会,负责人,(排序1

2.行业标准: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铁、铜含量的测定 伏安电极法:2016-1601T-HG,国家标准委员会,负责人,(排序1

(七)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分会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污染治理与减排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联合国环境署青年研究员及《全球环境展望-6》领衔作者

联合国环境署《全球环境展望-6》亚太青年报告 首席领衔作者

全国废弃化学品处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工业水处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环境化学》期刊青年编委

《中国化学快报》环境化学方向期刊编委

chemosensors》期刊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