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成果

一、代表性成果


1、完成了中国东部冬季极端事件及其关键海气系统诊断分析,为气候预测业务提供技术支撑。

分析了西太副高经向活动次季节指数与北极涛动(AO)的关系。在次季节时间尺度上, AO正位相引起高纬格陵兰岛附近Rossby波向东南传播,有利于滞后20天左右的东北亚高度场出现正异常,进一步有利于西太平洋副高经向位置的季节内偏北活动。在划分沿海冬半年强风过程的基础上,研究了冬半年沿海强风过程与月内大气低频振荡的联系。发现AO负位相可为10-15天后出现强风过程提供有利背景,与绕极波列的传播影响有关。选取三个关键区位势高度低频演变构造延伸期预报指数,对滞后10-15天左右的强风过程有预报指示意义。

 

2、完成了全球气候模式CFSv2及高分辨区域气候模式延伸期预报能力评估。

研发基于区域气候模式WRF的客观定量化季节预测技术,开展了29年夏季回报检验评估及2021年实时预测检验评估,撰写相应检验评估报告。研发区域气候模式月预测技术及系统WRF_CFSv2(1m)。开展了延伸期环流及要素检验评估指标设计;全球气候模式CFSv2高空环流延伸期预测性能评估;全球气候模式CFSv2及高分辨区域气候模式华东地区地面要素延伸期预测性能评估;过程检验则主要包含延伸期地面要素的主要过程,如降水过程(泛指10mm以上的明显降水过程)。

 

3、完善上海及华东区域预估数据集。

发展了统计-动力混合降尺度方法,利用累积频率订正CDFt等方法对区域气候模式误差进行订正,较原建立的区域气候模式数据集显著提高了中国地区极端事件时空分布模拟性能。基于分辨率为1.5公里和4公里的两个对流允许尺度区域气候模式开展了长三角地区长期数值模拟和预估,较传统分辨率(10-30公里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显著提升了极端小时降水时空分布及登陆台风强度及风雨模拟能力,进而利用分辨率高于4公里的对流允许尺度模式开展了长三角地区极端小时降水和登陆台风的未来预估。

 

4、编制完成《上海市气候变化监测公报(2020)》。

组织开展2020年度《上海市气候变化监测公报》的编制工作。《公报》揭示了上海市最新气候变化科学事实,分析强降水事件、影响台风个数、高温等灾害性天气发生频次和强度变化等规律,分析了上海相对湿度、风速和日照、以及高空850hPa、500 hPa和200 hPa的气温、湿度和风速的变化趋势,分析了采暖和制冷度日、冬和夏季节长度以及人体舒适度指数等综合要素的变化特征。

 

5、根据区域气候变化评估结果,出版《华东区域气候变化评估报告:2020 决策者摘要》。

联合区域内气象部门的50多名科研业务人员,从气象灾害、城市暴露度、基础设施脆弱性等角度出发,分析未来可能面临的气候风险,提出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管理的相关对策和措施选择。《华东区域气候变化评估报告:2020 决策者摘要》已由气象出版社正式出版,主报告已提交出版社。

 

 

二、成果转化代表性案例


1、围绕风能精细化评估技术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等应用。

开展深远海域风能资源评估及台风大风灾害评估技术研发,研制二维台风风场模拟及深远海域不同高度风速序列数据集。研发基于高分辨区域气候模式的风能资源月及季节预测技术。基于中尺度气象模式、基于粗糙度的风速精细估算技术及计算流体力学方法CFD,研发中、小及微尺度相搭配的开发区风环境模拟技术方法并在多个开发区气候可行论证中应用。

 

2、依托历史气象和数据观测,结合上海城市发展进程资料,推动了上海国家气候观象台的建设。

依托上海已有观测站网基础,强化一站多点协同综合观测,应用历史气象和协同综合观测数据,结合上海城市发展进程资料,探索强人类活动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重点围绕沿海超大城市及区域本底温室气体研究、城市-陆地-海洋(及江河湖)-大气相互作用及其天气气候影响研究、气候与气候变化对超大城市的影响研究等三个研究方向,开展观象台建设预研。对标国家气候观象台申报要求,有序推进上海国家气候观象台申报工作,完成申报方案专家评审。

 

3、构建适用于上海地下输变电设备的城市内涝风险评估模型,开展极端降水情景下风险评估,成果应用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开展暴雨内靠风险预警体系建设。

针对上海引发城市内涝的极端降水事件,从时间和空间上两个尺度分析上海城市暴雨的气候变化特征和演变规律。基于耦合的SCS-CN和FloodArea水文模型,研究中心城区地下输变电设备的致灾因子危险性,并结合专家座谈和实地考察的方式,收集、挑选地下输变电设备暴露度和脆弱性指标,构建适用于上海地下输变电设备的城市内涝风险评估模型。开展了上海地下输变电设备城市内涝风险评估,并进一步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4、依据气象及气候变化监测、预估,综合城市地区规划,落实上海市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工作。

完成了1949至2020年本市气象灾害历史灾情调查分析,组织编制了包括台风、暴雨、大风、雷电、高温、低温、雪灾、大雾、冰雹等9个灾种的普查技术规范细则和普查成果汇交和质量审核办法。梳理历史气象灾害事件,制定客观化的气象灾害事件识别指标,开展基于气象灾害影响危险性和脆弱性分析,为下一步做好气候变化背景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区划提供技术准备和历史数据支撑。

 

5、完成对盛夏上海全社会用电量和冬季上海城市燃气用量的预估。

根据气象条件对本市能源消耗的影响评估模型,基于上海市2021年盛夏高温日数和高温过程的预测结论,对本市盛夏的用电总量和最高用电负荷进行了预估。同时,在气候模式预测的基础上,利用燃气用量评估模型,预估2022年冬季上海的燃气用量及低温时段出现时间及用量。相关结论作为《重要气象信息市领导专报》上报上海市政府和市发改委等20多个相关部门,为能源调度等提供技术参考。

 

 

三、其他


针对气候变化应对的国际发展趋势,在巩固同济与上海市气象局已有的合作基础上,发挥同济大学、上海市气象局、联合国环境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在气象、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领域长期的国内外培训资源优势和国际影响力;实验室自筹建以来,致力于将实验室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气候变化应对中心和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截止目前,实验室依托同济大学和上海市气象局,分别和英国雷丁大学、英国牛顿基金会、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多家单位展开了合作交流项目;通过世界气象组织上海城市天气与气候综合服务示范项目(WMO IUWCS)等国际示范项目和双边项目,与英国气象局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落实“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应用及城市气候服务”项目的执行工作,深化与英国气象局哈德莱中心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并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人居署等国际机构共同组织培训、研修班等十余次;邀请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相关政府部门、金融保险行业等国内外气候变化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参与。

 

实验室积极与国际一流学术机构和国际组织开展实质性合作,依托同济大学联合国环境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学科布局和专业特色,制定全球治理人才培养长期目标、打造全球治理人才国际化职业发展平台、筹集全球治理人才培养经费,支持学生赴国际组织参会交流、实习任职,提升学生在国际舞台上的沟通技巧、治理理念和青年领导力等国际核心竞争力。

 

精心搭建高水平的国际资源网络,借助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亚太地区大学联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青年与教育联盟(原名称: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学联盟 )、 “一带一路 ”环境院长联盟等平台网络,支持学生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 , 联合国环境大会等联合国最高级别会议,推选学生参与到联合国环境署旗舰报告《全球环境展望》青年版撰写工作和联合国环境署年鉴期刊杂志翻译工作中,培育全球环境治理人才。

 

同时,实验室利用上海市气象局各类宣传渠道,发布气候变化科普宣传文章,内容涵盖气候变化最新研究动态、上海百年气候变化事实、碳中和专题等,积极开展气候变化科普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水平。在2021年气象科技活动周武汉主场活动中宣传华东区域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主要结论、上海市轨道交通气候变化风险评估等内容;在上海市气象局业务竞赛培训班和青浦区气象局宣传和解读《华东区域气候变化评估报告:2020》;到上海的基层社区宣传气候变化工作,分发《上海市气候变化监测公报》;应邀参加2021年上海市青少年科普促进会年会暨上海青少年科学教育研讨会,作主题报告 “气候变化与我们的生活”,介绍了气候变化及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并提出了公众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生活等方面可以采取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