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规模环境会议
本次“里约+20”峰会,联合国193个成员国有186国派出代表团,来自政府、国际组织、民间组织、企业等约5万人汇聚里约热内卢,参与历时10天的3000多场会议与活动,其中仅各国政府官员就达1万人,是联合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环境会议。
在大会召开两周之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就表示,这次会议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在未来实现可持续经济的不可多得的机遇。联合国以“我们期望的未来”来唤起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潘基文认为:“我们对一个繁荣、健康、稳定未来的希望取决于寻找到一条将经济、社会、环境三大发展支柱融为一体的道路;而‘里约+20’峰会的目的就是就这一路线图取得一致。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时代已经来临。这就是我们期望的未来。”
据悉,本次峰会有三个阶段的议程。6月13至15日举行政府间第三轮也是最后一轮筹备会,为峰会成果文件展开最终协商;16至19日举办俗称“人民峰会”的“可持续发展对话”,涵盖海洋、食品安全、消除贫困、应对经济和金融危机、可再生能源、水资源、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创新、就业与移民、森林等10个领域,成果提交峰会;从20日开始到22日举行“地球峰会”的首脑峰会,将达成政治承诺、出台成果文件。
联合国副秘书长、同时担任本次可持续发展大会秘书长的沙祖康表示,此次大会全球瞩目,因此将尽一切努力,不让各方失望。
目标落实 挑战尚存
据了解,本次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聚焦两个主题:“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背景下的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框架”。与会国将致力于实现3个目标:第一,重申各国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政治承诺;第二,评估迄今为止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主要峰会成果方面取得的进展和实施中存在的差距;第三,应对新的挑战。
与会各方有着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然而,更多的挑战依然存在,问题达成一致的进程缓慢而艰难。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消费方式问题是“里约+20”峰会讨论的一个重点。发展中国家认为欧美发达国家要以身作则,不要自己开着豪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的同时,却要求发展中国家骑自行车在羊肠小道慢行。在改变消费方式方面,世界的目标应该相同,但责任应该有所区别,欧美发达国家应该做得更多。
在绿色经济问题上,欧洲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有着不同理解。发展中国家反对欧洲国家利用绿色经济进行国际分工,认为绿色经济不等于贸易壁垒。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科技水平很低,如果不发展经济和没有国际社会帮助提供绿色技术,保持可持续发展是不可想象的。
另外,一些发达国家认为,应建立一个环保机构,督促各国执行可持续发展政策。但主办方巴西等国则认为,应加强现有国际机构中环保组织的作用,比如联合国下面的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中方则提出,所有联合国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世贸组织在应对世界危机时,应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许多发展中国家也赞同保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但不赞成建立新的环保机构来监督执行今后20年的可持续发展计划。
可持续发展 中国在行动
此次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中国给予高度重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将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阐述中国政府对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的原则立场,介绍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并阐述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会前与巴西众议长的会见中,温家宝表示,中方积极支持巴方办好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注入新的动力。为迎接大会,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联合相关机构发布了《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报告总结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经验、成就,以明确的官方文件提出中方对未来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马朝旭16日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中国主题边会上致辞时,阐述了中国对此次大会的六点期待:一是维护“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二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平衡协调发展。三是开辟绿色经济的广阔前景。四是加强可持续发展机制建设。五是切实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和帮助。六是开启制订可持续发展目标进程。
马朝旭表示,可持续发展是关乎各国人民子孙后代的大事,加强国际合作、寻求共同繁荣,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球应展现政治意愿和智慧,推动可持续发展事业取得新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