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伍江副校长畅谈“城市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12-06-28

    2012年6月,同济大学副校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院长伍江教授接受解放日报《对话》栏目专访。

 

    现在很多人提到可持续发展,马上想到低碳技术,更多地把节能减排看成专业问题,但其实更为重要的是社会共识和人的文化观念。以不变的空间来满足不断变化的功能,才是城市空间美学和可持续发展的统一。

    主持人:解放日报记者 龚丹韵

    嘉宾:伍江(同济大学副校长、教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院长)

    解放观点:“6·5”世界环境日刚刚过去,关于如何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话题再度成为焦点。其实经过2010上海世博会之后,近几年我们对于可持续发展有了共识,低碳环保节能成了流行词汇。您觉得针对中国的国情,制约可持续发展的最关键因素究竟是什么?

    伍江:根据当下的国情,我们目前最重要的发展制约就是土地资源。中国人口多、宜居土地少,比如以人均土地指标来衡量,我们只有美国的1/6,土地使用非常紧张。而社会进入工业文明以后,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更是加剧了这种紧张。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人们在有限的区域,争夺有限的公共空间和居住空间。如何提高现代人在城市中的生活质量,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大难题。降低碳排放的需求,其实我们比任何一个国家都来得迫切。如何实现中国的城市化,创造更加宜居的生活,更高效地使用好土地,在全世界都史无前例,没有经验可供借鉴。所以,在可持续发展上,我们目前最为重要、也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解放观点:换句话说,比起对具体项目的关注,人们总体观念的转变,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动力?

    伍江:对。现在很多人提到可持续发展,马上想到低碳技术,更多地把节能减排看成专业问题,但其实更为重要的是社会共识和人的文化观念。

    比如说衣。衣服在生产过程中,会大量排放污染物。现代人衣服买了一件又一件,有些放在衣柜里都来不及穿。如果人们愿意少买些衣服,就可以大量减少对环境的伤害。再说住。城市土地资源如此紧张,有没有开发商和设计者愿意研究,如何让小房子住得更加舒适和高效?目前大家的观念,基本都是房子越大越舒适。几乎很少有人研究如何让有限的空间,满足更多的生活品质。如果设计得宜,60平方米的小房子也能三代同堂而不显得拥挤。还有行。小轿车除了消耗汽油和污染空气,还大量占据了城市空间,是一种极为低效的交通方式。未来假设每个人都靠它出行,那么城市的交通效率,和过去大家都没车的时候几乎一样。有统计表明,过去我们的平均出行速度大概是15公里/小时,现在还是如此。比起各种具体技术,高效、紧凑的生活方式,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体系,才是最为关键和有效的改善途径。有时候一个观念的改变,就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巨大效果。

    解放观点:那么在提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上,您觉得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伍江: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多资源,我们的道德体系教育中,不妨再增加一项“代际道德”。过去,我们一直强调尊敬长辈、爱护小辈、彼此互助的人际道德,提倡谦让和友爱。但是对于尚未出生的子孙后代,我们同样需要谦让和呵护,为此尽可能给他们留下更多资源和财富,这种“代际道德”观念,也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

    就科技发展而言,过去的进步目标,可能是如何更快速更便捷,但是现在的进步目标,是如何以最小的代价,获得相同的效果。也就是说,未来的科技将不再围绕效率,而是围绕可持续发展,来推动技术的更新。

    此外,当代人的知识毕竟有限,如何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吸取优秀的成果,也很重要。

解放观点: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城市的发展同样面临世界性和中国性的难题。如何有效利用城市的空间,找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宜居之路,您觉得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

    伍江:高效率的城市空间利用,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以牺牲舒适为代价,而是在追求高效的同时,兼顾或者开创一种新的宜居城市发展之路。比如此前获得普利策建筑大奖的中国设计师王澍,他有一项设计很有意思。当代人一方面住在狭小的公寓房里,一方面又希望拥有院落,于是他的设计,就是把院落搬到了“天上”,就是建筑的屋顶上,既节省了物理的空间,又兼顾了人们精神空间的需求。可惜的是,以这种创新的思路来设计的人还是太少。

    又比如在我们同济大学,有一幢教学楼是原来的停车场改建的。环绕式立体停车场由于历史原因而废弃,完全拆掉比较浪费,在原来空间的基础上略加改建,有效利用旧有的现成的空间结构,创造了比新建建筑更有趣的内部空间,这是一种值得推崇的发展思路。

    解放观点:上海近几年里,类似的修旧如旧、旧厂房改造成创意文化园区,已经越来越多,似乎这种思路正在成为流行。

    伍江:这首先是因为大家开始认识到,建筑代表的文化内涵需要保留。比如原先废弃的上海啤酒厂厂房看上去一点不美,保留这样的建筑很难被理解。但现在却成为公共展示和时尚创意的好去处。这种改造并不一定出于美学的需要,更要看它能否具有某种代表性和典型性。

    其次,这种改造方式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利用。空间不能用完就扔,曾经为了建造它,已经消耗了相当多的材料和资源。如果直接拆了再造,看起来似乎更能满足新的发展功能,但其实,空间的功能性永远是落后的。一幢新楼,建造时设计得再先进,三五年后,又会发现有些地方不能满足人的需求。因此,以不变的空间来满足不断变化的功能,才是城市空间美学和可持续发展的统一。

    再者,这种改建方式,保留了历史的沧桑感,其中的空间并不隔绝,也不死板,透出自由和放达,更有利于艺术家的灵感发挥。

归根结底,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总是不断增长,再进步的科技和文明形态,也没法永远满足这种需求。一方面,继续推动科技进步,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另一方面,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其渗透到我们的社会和教育中去,这背后不仅仅在于一个个低碳技术,更在于我们对现有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形成新的共识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