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可持续发展与未来”公共课第十四讲,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裴钢为嘉定校区的同学们作了一场主题为“生命科学与知识产权”的讲座。同时,裴校长也通过视频与设在四平分会场的同学们进行实时互动。
此次讲座为“可持续发展与未来”跨学科通识课程的一部分,由裴钢院士介绍了目前生物医药行业的知识产权与专利的现状。裴钢院士从最近的转卖白血病仿制特效药一事讲起,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生物医药行业研发的前沿议题、核心问题以及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同时,裴院士以抗体药物、疫苗、干细胞产业与转基因这四大代表性的生物产业为例,阐释了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现状。为了呼应课程主题,裴院士提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是需要有高质量高价值的专利,同时配以专业化的管理来促进专利的技术转移。
讲座当中,裴钢院士除了生命科学领域的相关议题,还表达了对于同济大学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世界一流大学方面问题的看法。裴钢院士指出,可持续发展问题涵盖很多方面,所以可持续发展的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类似“干细胞”全能型的学生,他们应当能够从事各方面的工作。因此,要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大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在学科建设方面促进学科交叉,着重培养复合型人才。
最后,讲座在同学提问交流环节中达到了高潮,裴院士风趣幽默的回答引来现场同学一阵阵笑声。例如,当一位电信同学问到裴院士觉得自己开发的水果配送平台难以出售,并且申请专利、受到专利保护都有很大困难,裴院士当即表示自己愿意购买这个产品。还有一位知识产权专业的同学觉得同济学生得到的科研成果虽多,但申请专利较少,裴院士则是鼓励她和知识产权学院的同学共同创业,为其他专业学生提供申请专利方面的指导。
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裴钢院士可以将生命科学中很多复杂的问题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向来自不同学科的同学们进行讲解,使其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