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2015同济大学研究生“可持续发展辅修专业”招生通知
发布时间:2015-05-18

一、 简介:

为进一步推进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实践在研究生中的推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IESD)联合我校研究生院,继续推行研究生可持续发展辅修专

业计划。现第四期研究生可持续发展辅修专业正式开始招生。

2015-2016学年度可持续发展辅修专业拟开设9个专业。作为试点年,仍对所有学生免除学费。

作为IESD可持续发展辅修专业的学生,可优先获得参与“6.5 国际学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会”、“拜耳项目”、联合国环境署总部及亚太区办公室实习兼职机会、可持续发展学院志愿者及助管机会等,表现优异的同学有望获得工作推荐和出国考察交流机会。


二、 招生对象:

同济大学全体在读研究生。

 

三、 培养细则:

(1)  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在本学年度开设的9个辅修专业方向中选择一个。2015-2016学年秋季学期第2周开始授课。开课后的前两周内,学生可以更改所选辅修专业方向;

(2)  为避免与研究生主修专业的上课时间相冲突,辅修专业主要采取周末上课的方式。嘉定校区为周六全天,四平校区为周日全天。每门课程为34学时,即需要4周完成,所有课程在一年内完成;

(3)  参与“可持续发展辅修专业”学习的学生,须完成4门必修核心课程,4门所选辅修专业必修课程,以及辅修专业论文的撰写。在完成相关的课程学习,并通过论文答辩后,可以获得《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辅修专业结业证书》;

(4)  2015-2016学年度因为客观原因无法完成上述课程或论文的学生,可以视情况延期一年。

 

四、 报名方式:

填写附件中的报名表,可通过现场报名和邮件报名,报名截止日期为四平校区9.18日,嘉定校区9.21日。

现场报名与咨询:填写并打印报名表,交至同济大学四平校区综合楼903

021-65983146(王老师)

邮件报名:下载并填写报名表,发邮件至unep_tongji@tongji.edu.cn 邮件主题请注明“姓名+研究生可持续发展”字样;报名表请命名为“姓名+研究生可持续发展”


课程安排:

 

四平校区专业及课程安排:

辅修专业方向

课程名称

主要授课学院

授课教师

核心必修课程

可持续发展与未来*

多学院

多位老师

生态系统管理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方萍等(秋)

资源与能源

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于鹏等(秋)

绿色经济*

经济与管理学院

王欣等(春)

1. 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污染控制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李咏梅等(秋)

环境规划与评价

廖振良等(秋)

环境政策与管理

杨海真等(春)

环境信息学及其应用

信昆仑等(春)

2.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绿色建筑及新能源研究中心

谭洪卫等(秋)

低碳能源应用于可持续城镇建筑发展

庄智等(秋)

人类聚居环境学

庄智等(春)

建筑学学科前沿动态

钱锋等(春)

3.环境法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法与可持续发展

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夏凌等(秋)

绿色国际贸易及其法律问题

师华等(秋)

环境卫生法与遗传资源保护

宋晓亭等(春)

环境保护与知识产权

单晓光等(春)

4.国际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外交与国际经济关系可持续发展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仇华飞等(秋)

欧洲一体化与可持续发展

杨烨等(春)

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关系解读

刘骞等(春)

5. 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经济与管理学院

林善浪等(秋)

电子商务与可持续发展

刘义理等(秋)

环境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

俞招根等(春)

金融体系与可持续发展

阮青松等(春)

6. 设计创意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设计

设计创意学院

娄永琪等(秋)

产品服务体系设计(一)

高搏等(秋)

产品服务体系设计(二)

娄永琪等(春)

社会创新和可持续设计实践

程一恒等(春)

7. 德国研究与可持续发展

德国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实践

德国学术中心

等(秋)

德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伍慧萍等(秋)

德国科教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俞宙明等(春)

德国能源、环境与气候专题

郑春荣等(春)

8. 高等教育与可持续发展

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大学建设导论

发展规划研究中心

蔡三发等(秋)

教育心理学与可持续发展

樊秀娣等(秋)

工程教育与可持续发展

张希胜等(春)

知识管理与大学协同创新

钟之阳等(春)





*“可持续发展与未来”与“绿色经济”课程上课时间为工作日9-10节。由于时间冲突无法完成两门中某一门课程的学生,可选修春季学期周末开设的“全球可持续发展前沿”课程。

 

嘉定校区课程安排:

辅修专业方向

课程名称

主要授课学院

授课教师

核心必修课程

可持续发展与未来*

多学院

多位老师

生态系统管理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方萍等(秋)

资源与能源

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于鹏等(秋)

绿色经济

经济与管理学院

王欣等(春)

1.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绿色建筑及新能源研究中心

谭洪卫等(秋)

低碳能源应用于可持续城镇建筑发展

庄智等(秋)

人类聚居环境学

庄智等(春)

建筑学学科前沿动态

钱锋等(春)

2. 绿色交通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交通规划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陈小鸿等(秋)

行人与非机动车交通系统

叶建红等(秋)

道路环境与景观设计

陈雨人等(春)

环境友好型路面技术

杜豫川等(春)

3. 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经济与管理学院

林善浪等(秋)

电子商务与可持续发展

刘义理等(秋)

环境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

俞招根等(春)

金融体系与可持续发展

阮青松等(春)

4. 德国研究与可持续发展

德国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实践

德国学术中心

等(秋)

德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伍慧萍等(秋)

德国科教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俞宙明等(春)

德国能源、环境与气候专题

郑春荣等(春)

*“可持续发展与未来”课程上课时间为工作日9-10节。由于时间冲突无法完成该课程的学生,可选修春季学期周末开设的“全球可持续发展前沿”课程。

图片1

 可持续发展与未来报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