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可持续发展与未来》通识课第十期分别在四平路校区和嘉定校区举行。在四平校区,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黄佳教授为学生进行了授课,200多名学生聆听了此次讲座。课堂上黄教授以《魔法报纸——柔性电子器件》为主题,从柔性显示器件、柔性传感探测器件、柔性太阳能电池和环境友好的可降解的绿色柔性电子器件这四个方面为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纷呈的讲座。同时黄教授给同学们展示了许多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并介绍了柔性电子器件在生活以及科研军事方面的应用。黄教授还强调了柔性太阳能电池的作用和意义、模拟皮肤(E-Skin)的优点以及环境友好的可降解电子器件的意义。在讲座的尾声,黄教授和学生积极互动,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了关于绿色柔性电子器件的点点滴滴,不仅对环境专业的学生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其他学院的同学也有很大的启发。
在嘉定校区,来自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陈颖军教授,带来了有关中国PM2.5的污染现状的讲座。陈教授从身边的环境问题出发,讲述了IPCC的科学共识,即气候的变化、全球变暖的程度以及其危害程度。陈教授展示了温室气体排放速度快速增加的数据证明,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手段是适应、减缓与国际合作。结合自身专业,教授说明了SLCPs,即短寿命制暖物质,在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现在人们认识的不足。阐述了国家层面,应对空气污染的政策和指标。教授最后分享了两个近些年来,与空气污染息息相关的案例,从实际出发展现了空气污染治理的系统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