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9日晚,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未来》公共课程同时在四平与嘉定校区拉开序幕。该课程是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IESD)组织,引进国外公开课的教学形式,采取专家系列讲座的方式,面向全校学生设立的一门跨学科公共选修课程,来自我校超过300名学生选修了该课程。
在四平校区,同济大学副校长吕培明教授为学生进行了首次授课,300多名学生聆听了此次讲座。课堂上,吕培明教授用《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以同济大学为例》为题,向同学们讲解了同济大学的基本情况、可持续发展理念、高等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等话题,幽默风格引来同学们笑声不断,真知灼见获得了满堂喝彩。
同时,在嘉定校区的第一堂课上,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杨海真教授以《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为题,为同学们做了精彩的报告。杨海真教授深入浅出讲述了城市的起源与发展、城市化特点、生态问题等。获得学生们阵阵掌声。
“可持续发展与未来”跨学科大型公选课由联合国环境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开设自2012年,该课程以系列讲座的形式,邀请不同学科的权威专家学者,介绍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多学科问题及各学科未来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同时,使更多同学有机会与专家学者近距离接触,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讨论,从中受益。截止目前,“可持续发展与未来”邀请到了吕培明教授、杨海真教授以及同济大学各强势学科的知名教授作为师资参与,学科涉及:城市规划、交通运输、土木、环境、化学、生命科学、法律、材料科学、机械、海洋、测绘等。该课程涉猎面广,教学内容深入浅出,对同济大学的跨学科通识课教育贡献了新鲜的血液和创新的思维。为各个年级和学科的同学更好地获取知识提供了学习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