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6日晚,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未来》公共课在四平与嘉定校区顺利开展了第三次授课。该课程是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IESD)组织,引进国外公开课的教学形式,采取专家系列讲座的方式,面向全校学生设立的一门跨学科公共选修课程,来自我校超过500名学生选修了该课程。
在第三期课程中,我们有幸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2009-2016)裴钢教授在四平路校区进行了一场主题为“生命医学与可持续发展”的讲座。IESD副院长王信老师主持了此次讲座,同时四平路校区与嘉定校区共有500多名学生参加,嘉定校区进行了实时转播。讲座中,裴钢院士以当前社会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作为切入点,对生命医学的发展历史、发展前沿和热点进行了深入阐述,强调了生命医学的发展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同时裴钢院士还对我国和其他国家目前对于生命医学的研究内容作了详细的介绍,探究了未来生命医学研究的新起点、新要求,同学们表示受益颇丰。
裴钢院士以其幽默的话语、暖人的笑容一次又一次地博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同学们直呼这场讲座听得过瘾。裴钢院士对参与讲座的同学们致以了亲切的问候,并提出了新的希冀。在最后的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提出了关于专业、个人及生活上的各种问题,裴钢院士皆耐心一一为其解答。讲座结束后,IESD代表为裴钢院士赠送了精心准备的礼物,裴钢院士亲切地坐在学生的中间与同学们合影留念。“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此句诗词在裴钢院士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们期待下一次聆听他的教诲。
“可持续发展与未来”跨学科大型公选课由联合国环境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开设自2012年,该课程以系列讲座的形式,邀请不同学科的权威专家学者,介绍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多学科问题及各学科未来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同时,使更多同学有机会与专家学者近距离接触,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讨论,从中受益。截止目前,“可持续发展与未来”邀请到了裴钢院士、郑时龄院士、段宁院士以及同济大学各强势学科的知名教授作为师资参与,学科涉及:城市规划、交通运输、土木、环境、化学、生命科学、法律、材料科学、机械、海洋、测绘等。该课程涉猎面广,教学内容深入浅出,对同济大学的跨学科通识课教育贡献了新鲜的血液和创新的思维。为各个年级和学科的同学更好地获取知识提供了学习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