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5号,2017科思创-同济可持续发展论坛在上海浦东科思创产品研究中心召开。来自各行各领域的专家汇聚一堂, 基于一种新型的跨学科跨行业且相互合作的模式,对迫在眉睫的气候变化问题展开了深度的讨论。论坛当日的第二环节也举行了科思创“Three Working Groups”工作营,即可持续PU材料与碳再生产计划、可持续吸水材料和海绵城市、可持续PC材料和智慧城市。“Three Working Groups”工作营,来自中美生态城市设计实验室的成员组织了来自联合国可持续环境学院的学生与评委专家的互动研讨,在工作营中,专家有针对性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反馈,而学生也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对提案进行了创新的想法。
联合国环境署的蒋南青博士与会并作了报告,提出跨行业合作的重要性以及相关部门必须对气候变化问题作出回应,并且指出气候变化问题同时给各行各业带来了许多机遇和挑战。如何联动产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 如何串联起相关产业链,以及如何发展共享知识经济,这样的议题将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一些新的商业机遇。
科思创发言人Annette Wiedenbach也在之后提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建设可持续城市的关键,然而她指出“利用材料可以改变现状,解决环境问题”。基于“碳生产力”的方法,是将碳排放视为一种资源,利用碳排放去创造新型智能材料来减少全球碳足迹。
日本国立环境研究署的山形志树先生分享了自己多年在环境保护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经验,从巴黎协定、联合国SDG可持续目标来分析目前全球城市化、碳排放和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列举东京的可持续城市设计策略,强调了“碳生产力”在未来环境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论坛最后的发言由和佐治亚理工学院杨沛儒Perry Yang教授和生态城市实验室的成员完成,他们整合了自己领域所研究的方法,交流了各自在城市更新话题中所扮演的角色,分三部分讨论了智能材料在城市更新、智慧城市、海绵城市中的运用。发言结束后,论坛举行了由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代表和科思创材料专家所组成的三个小组“Three Working Groups”工作营,探讨了如何运用智能材料创造智慧的城市系统。
本次论坛是基于科思创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的发展合作项目,旨在推进基于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促进跨专业跨领域的合作意识,为来自不同领域背景的学生,专家创造一个对话平台,并为可持续的未来世界探索创新和前沿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