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我和我的中国故事
发布时间:2020-11-02

我叫Sahidul Islam,中文名字王波,来自南亚小国孟加拉。激励我一路走来的人生梦想,是通过刻苦努力成为一名工程师。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选择来中国留学。我还记得在来中国的路上,我非常紧张。在机场见到接机的老师时,这种紧张尤其强烈。我在中国的生活充满冒险和挑战,也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毫无疑问,年轻时离开自己的祖国是我做过的最具挑战性的决定。


小时候,我只知道中国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以为中国人都会功夫。之所以认为中国是“神奇的土地”,是因为在我中学学习世界历史时,发现几乎所有重要的发明都诞生在数千年前的中国。中国电影,尤其是成龙的电影,让我以为所有中国人都是功夫高手。但是来这里不久我就意识到自己错了。因为要精通功夫,对普通中国人跟对我来说一样困难。


      

我的本科时光是在宜昌度过的。我有幸遇到了几位出色的老师。他们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我。我非常感谢他们。宜昌是一个相对平静悠闲的城市。这里的人们似乎没有太多“为生活奔忙”的感觉。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里的人们不努力向上。他们只是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找到了很好的平衡。长江流经这座城市,而对我来说,这里的山川,充满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之美。我在这里学习中文与专业,并获得了一些奖励。这些奖励给了我继续在中国学习和生活的信心。

课余时间,我还积极参加学生会活动。大学三年级时,我被选为留学生联合会主席,领导来自不同国家的50名国际学生会成员。我也因此有了更多的机会发展领导才能。我为中外学生组织了许多活动。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带一路”倡议,我与中国学生学生会和青年联盟一起组织了多场跨文化活动。20194月,我还参加了长江三峡中华鲟放流活动,并接受了中国中央电视台的采访,并在2020年中央电视台的特别节目《说说咱们的七十年》中做了报道。我认为保护长江流域的生态系统非常重要,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不仅中国人要保护好她,我们作为在这里生活的外国人也应该关注她的“健康”。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珍爱生命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参加这次活动使我认识到参与自然生态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因为经济发展离不开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时,我正好身在湖北。我积极响应中国政府和学校的号召,充分发挥留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作用,以孟加拉国留学生会的主席的身份积极配合各项防疫措施,为留学生提供了包括传达防疫信息、分发药品食品、学生心理疏导等各种服务和帮助。疫情初期我还利用自己的渠道为孟加拉的警察和一线医护人员提供了5000个口罩,支持我的祖国的抗疫事业。疫情期间,我本来也有机会返回孟加拉,但是中国疫情防控的高效有序使我对这里充满信心,我决定留下来,因为在中国多年的生活学习已经使我把这里当做我的第二故乡,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帮助其他学生。这段特殊的经历对我具有特别的意义,它让我更清楚地了解了疫情下的中国,也更坚定了我继续留在中国学习的信心。

抗疫期间的志愿工作


我来中国已经四年零三个月了。来中国之前,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仅限于功夫和一些关于毛主席和孔子的粗浅认识。我的祖父受到过孔子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所以他曾经告诉我一些儒家的名言警句。在中国的生活经历使我对中国的日常生活和文化都有了更深的了解。作为一个美食爱好者,我在中国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广阔的美食世界。中国人在饮食上非常精致,烹饪手法多种多样,菜品种类繁多,色香味美,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国的电影使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有关中国文化、社会生活和历史的知识。《红海行动》、《我和我的祖国》、《战狼2》和《金陵十三钗》都是我喜欢的电影。我在中国交了很多朋友,我也有了更直接的途径来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我的中国朋友们告诉了我很多关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知识,比如道家思想、中国古典音乐和乐器(古筝)等。他们使我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使我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目前,我在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攻读研究生。同济是中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我很幸运能成为这所大学的一员。在这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研究环境,老师们博学多识、亲切和蔼。让我立刻有了“家”的感觉。

后,我想说“非常感谢中国。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