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教育
研究生“可持续发展”辅修专业(绿色发展与碳中和方向)
发布时间:2019-12-20
  • 专业介绍

  • 课程介绍

  2021同济大学研究生“可持续发展”辅修专业
(绿色发展与碳中和方向)
   招生通知

一、背景介绍

自2012年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学院面向全校研究生正式开设“可持续发展”辅修专业,截止目前已吸引来自全校26个学院各专业学生2000余人。

2015年,联合国193个成员国正式通过了17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使命。2018年,各国通过了巴黎气候协定,碳减排成为社会经济议题的中心。2020年,中国宣布将争取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已走入低碳生产的时代, 为迎合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低碳人才发展需要,引导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机遇,可持续发展辅修应运而生。

基于此,2021年同济大学研究生“可持续发展”辅修专业迎来全新升级,聚焦绿色发展与碳中和,依托学校强势学科关注社会和行业的切实需求,围绕绿色交通、低碳建筑、循环经济等主题主题,探讨各行各业的碳中和前景,助力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详情下载2021年可持续发展辅修专业招生简章:

2021年可持续发展辅修专业招生简章(绿色发展与碳中和方向).pdf


二、培养方案

1.2021-2022学年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辅修专业(绿色发展与碳中和方向)的招生对象为全校研究生(包含在职)。由于教学资源限制,招生人数有限,择优录取。

2.必修课程16学分、结业设计4学分,共计20学分。课表详见课程介绍;

3.2021-2022学年,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辅修专业(绿色发展与碳中和方向)对全校研究生免征学费;

4.为避免与研究生主修专业的上课时间相冲突,辅修专业主要采取周末和平时晚间上课的方式。其中,《可持续发展与未来》安排在秋季学期的周一晚10-11节,其他课程在一般嘉定校区安排在周六,四平校区安排在周日(视具体排课情况而定)。每门课程为34学时,所有课程在两个学期完成。2021-2022学年秋季学期第1周周末开始授课;

5.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辅修专业优秀学员将被优先推选参加赴国际组织实习选拔、参加相关联合国会议及国际组织夏令营。

三、学习收获

1.碳标签认证,助力职业发展

       近距离感受两院院士、专家学者的智慧之光,听到领域专家畅谈最前沿的碳中和与绿色发展案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碳中和与各行各业的关系,加持“碳标签”,成为“低碳”人才,拓宽就业选择。

同济大学校长(2007-2016)、中国科学院院士裴钢上课

2.国际组织人才预备营

       2021学年新增了联合国板块,课程将邀请联合国专家、在联合国工作的前辈来为学生详细讲解国际组织人才的必备条件以及核心竞争力,手把手引领走进联合国的世界,助力国际组织人才培养。

       不仅如此,辅修优秀学员可优先获得参与“国际学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会”、“联合国环境大会”、“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等国际顶级会议的机会,作为中国学生代表参与大会分论坛的讨论,拓展国际视野,培养未来的国际可持续发展的青年领袖,在国际舞台上发光发热。

朱亚文作为同济大学国际学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会受邀嘉宾发言

邓超在国际学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回答学生问题

可持续发展辅修学生赴联合国环境署总部参加环境大会

联合国环境署代理执行主任Joyce Msuya女士在2019年第四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亲切会见同济大学代表团

联合国环境署亲善大使王俊凯在大会分论坛上发言

可持续发展辅修学生赴波兰参加联合国气候大会

3.优先获得联合国相关实习、项目、奖学金推荐等 

       “可持续发展”辅修专业的优秀学生,可优先获得推荐至联合国环境署总部及亚太区办公室实习、参与联合国会议筹办和项目实习、“科思创创新项目”、可持续发展学院志愿者及助管岗位。

辅修学生在联合国环境署总部实习

辅修学生荣获环境类奖学金

4.结业证书与优秀学员评选

       所有课程及论文合格的学生,获《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辅修专业结业证书》并参加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辅修专业结业典礼。同时,根据平时课堂表现与成绩,最终将评选出优秀学员,并在结业典礼时颁发优秀学员证书。

四、咨询

咨询邮箱:iesdgjgx@163.com

咨询电话:65983136/65986949(贾老师、梁老师)

咨询地点:四平校区衷和楼903(嘉定校区请致电)



六大明星课程

《可持续发展与未来》


课程简介:

       历时九年的精品课程《可持续发展与未来》不同于传统的课程模式,学院开创性的以公开的系列讲座的形式,打破固有的单一教师授课模式,邀请不同学科的权威专家学者与学生共同探讨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各学科未来发展的趋势。涉及的学科包含城市规划,交通运输、土木、环境、化学、生命科学、法律、材料科学、机械、海洋、测绘等。


授课教师:

伍江 教授/博导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IESD)院长,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法国艺术与文学骑士,曾任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


李风亭 教授/博导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IESD)常务副院长,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国家气象局上海城市气候变化与应对重点实验室主任,联合国“南南合作特别贡献奖”获得者



王颖 教授/博导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IESD)副院长、联合国《全球环境展望6》亚太区青年版领先作者,同济大学青年百人计划A岗特聘研究员等



薛雷 教授/博导

北京大学生物系学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硕士,瑞士苏黎世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博士,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博士后。 历任耶鲁大学医学院副研究员 (Associate Research Scientist),霍华德修斯医学研究院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研究专家 (Research Specialist),自2008年9月起任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导,首席科学家。


《绿色交通规划》


课程简介:

       课程着重于探讨对现有的交通设施与参与者,如何科学地思考可持续发展与交通的关系,采取相应的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各种治理措施,实现低碳交通、绿色交通。课程理论前沿,实践探讨环节要求高、有实效,真正帮助同学们了解和走近绿色交通,深入思考可持续发展与交通的辩证关系。

陈小鸿 教授/博导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院长、(国家)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交通规划设计院院长



《环境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


课程简介:

       运用经济、管理、工程、环境科学等多种理论与方法,对中国环境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包括生态文明、循环经济、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城市环境治理、环境与贸易等进行点评与解析。课程教学中穿插了授课教师主持或参与的多个实证案例,通过理论讲解与案例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增进师生互动,加深学生对当前热点问题的专业理解,培养实证分析能力。

杜欢政 教授/博导

同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循环经济与环境评估预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王韬

同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清华大学学士、清华大学硕士、耶鲁大学博士。名古屋大学、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客座教师。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世界钢铁协会(WSA)、国际铜协会咨询专家,国际产业生态学会会员。




《建筑学学科前沿动态》


课程简介:介绍建筑学发展的前沿理论和设计实践动态,紧密围绕城市更新、双碳发展、数字化转型国家战略,拓展各学科学生视野和跨学科思维。具体模块包括:全球城市理论与上海2035规划,城市的数字化转型与精细化治理,建筑学前沿理论,低碳与气候适应性城市设计,数字化建筑设计与智能建造。

王信 副教授/硕导,博士

联合国环境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IESD)副院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生态化城市设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副主任。





《海洋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课程简介:

       海洋覆盖地球表面积的71%,占地球全部水资源的97%。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每个人的生活,以及所有地球生命都依赖于健康的海洋。海洋不仅向我们提供了重要的食物资源,同时还处于全球气候系统的核心,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方面。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国海洋资源的类型、资源总量、区域分布等特征,充分认识当前全球所面临的资源危机、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等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开展海洋自然资源管理和发展新能源的紧迫性和艰巨性,通过一些实例讲解、课堂讨论等,增加对海洋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意识,探讨有效的管理对策。


吴自军 教授/博导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1998年获中南大学地质工程学士学位,2001年获浙江大学环境科学硕士学位,2006年获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博士学位。2001.3-2003.8在安徽省合肥市环境保护局工作,2006.8-2008.8在中科大地空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3-2013.3为德国波罗的海海洋研究所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海洋沉积物成岩过程及其C-S-Fe循环、海底地下水排泄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环境效应,主持负责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项、上海市自然基金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项目、国家大洋专项等项目。发表或合作发表SCI论文20余篇,曾参加中国首次环球大洋科考和南海“深海勇士号”载人深潜航次。


《可持续思维》


课程简介:

        系统学习和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和前沿理论,并且进一步探讨研究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方法。通过课堂讲解、经典文献阅读和小组作业,学生将深入了解可持续发展领域中各种理论的演变、互动和融合,各个关键概念、问题和指标的学术和政策含义,以及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转型的里程碑式的国际会议和报告。在深入了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本课程还旨在培养学生分析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方法,最终希望学生能够对感兴趣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深入解读。

张帅 助理教授/硕导

经济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智库研究员、同济大学创新设计竞争力研究中心副主任,入选上海市“晨光计划”、“扬帆计划”等人才计划。



《走进联合国》


课程简介:

       由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资深专家、青年专家、实习生等组织的系列讲座,内容涉及国际组织工作经验分享、联合国与中国的历史、联合国热点议题等,授课语言为英文或中文。

部分授课老师:


王之佳

1976年在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任外事官员。1978年至1983年,在中国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代表处任外交官。回国后,在国家环保部门工作直至1996年出任国家环保局国际合作司司长。参加了国际环境公约的谈判, 包括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鹿特丹有害化学品公约,并任外交谈判大会的副主席和报告员。作为中国政府的代表,1987年9月16日,代表签署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最后文件;1998年9月11日,代表签署了鹿特丹公约最后文件。2003年4月,王之佳出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区域合作司副司长,并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特别协调员,负责协调环境署与中国有关的合作领域,包括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以及环境署中国非洲三方环境合作。


《联合国浅议气候变化网络课程》


       课程内容是由联合国气候变化学习伙伴关系UN CC:Learn ——由30多家支持各国设计和实施以结果为导向和可持续的气候变化学习方案的机构组成的合作伙伴关系设计和审议的,介绍气候变化科学、国际气候变化法律和政策框架、适应气候变化、减缓气候变化、气候变化融资和规划的相关知识。课程完成并完成测验可以获得证书。授课语言为中文或英文。

课程名称

开课校区

学分

时间安排(2021年度)

可持续发展与未来

四平+嘉定

2

秋季、周一晚

海洋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四平+嘉定

2

秋季、1/2/6/7周周末

走进联合国系列讲座

四平+嘉定

2

秋季+春季,每个学期2-3

绿色交通规划

嘉定

2

秋季、8-15周周六上午

建筑学学科前沿动态

四平

2

秋季、8-11周周日全天

环境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

四平+嘉定

2

春季

可持续思维

四平+嘉定

2

春季

联合国气候变化网络课程

四平+嘉定

2

线上

结业设计

四平+嘉定

4

两学期,秋季学期交选题和阶段性成果、学年结束交结业报告

问卷调查

四平+嘉定

/


总学分


20